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西螺頭嵌-阿善師的故鄉

       「少林寺~阿善師~唐山過台灣……」,隆重的音樂一下,全體引頸企盼矚目是哪一位要登場了?110年度雲林社造嘉年華成果展的開幕式,由廣興社區阿善師以武術拳法暖場,與另一個暖場社區大埤鄉豐田社區的歌舞伎演出相互輝映,展現雲林文武雙全的氣勢。社區裡不管男女老幼,手持著仿製逼真的七嵌武器擺陣,師傅一出拳,氣勢霸天、震懾全場,焦點瞬間聚集舞台,每個夥伴的臉上閃爍著對自己社區的驕傲與自信,那一份炙熱的凝聚力感染了在場的觀眾,獲得滿堂喝采。

 

武術風華再現 故事經典流傳

       去年廣興社區參加文觀處社造點潛力型的培力計畫,一系列資源調查課程下來,發掘了許多人、文、地、景、產的豐富故事,社區居民對自身土地也萌生更強烈關懷與情感。西螺七嵌武術廣為人知,「頭嵌」的廣興社區更是武術的發源地,村莊重要信仰中心振興宮,主祀「明善祖師」(人稱阿善師)。阿善師本名劉明善,福建詔安人,清道光年間在西螺教授武術,地方流傳事蹟眾多,民國61年被拍成電視劇《西螺七劍》轟動一時。歲月如梭,這些故事逐漸被湮沒淡忘,身為阿善師後代的社區夥伴們想將這份前朝的記憶風華再現,今年特別以「社區劇場」方式,演繹地方那段精彩的七嵌過往,讓阿善師尚武助人的精神源遠流長。

 

劇場故事採集 感動人心

       在理事長黃秋芬及總幹事吳秋慧熱情的引領之下,社區志工與居民凝聚力旺盛,只要理事長積極相揪,皆是全員到齊參加課程;八月份疫情微解封,劇場開課,大家雖然面戴口罩、維持社交距離,但仍能感受到彼此臉上盈滿笑意。課程從故事採集開始,學員們回家翻箱倒櫃,將自己人生中有意義的物件與眾人分享,泛黃老照片、精緻的花扇、孩子的隨手塗鴉、一顆蘋果等,大家一邊介紹一邊將內心精彩故事娓娓道來,氣氛非常和諧溫暖,在老師專業的引導與鼓勵下,志工金鑾阿嬤端起保存40年的布揹巾,即興創作了一首台語詩句,道盡父母養兒辛苦又甜蜜的心情:「一條偝巾六尺長,偝置阮囝的尻川,父母尻脊骿作眠床,永遠感情攏抹斷。」感動了現場所有人,無形中也強化大家對社區劇場的高度認同,整個社區的溫情持續發酵,每堂課皆哄堂大笑、依依不捨中畫下句點。

 

七嵌武術傳承 老少共學

       除了歡喜和樂的社區劇場外,社區在每週六晚上固定聘請專業老師教授武術,相約在社區第五鄰鄰長家鬥陣打拳,由93年次的李純葳老師及91年次的程詠翔老師帶領授課,有年輕人加入社區、注入新血,學員每堂課皆踴躍參與,年齡層從廣興國小小學生到長青樂齡的阿公阿嬤都作伙來,社區夥伴知道每次出拳都乘載著努力練習的重量,大家活力充沛用心學藝,強身健體之外也開創廣興劇場的特色,將武術套路結合到劇場戲碼中,不僅故事性十足,也深化劇本的歷史意義及可看性。社區74歲志工、同時也為武術演練組長的廖春程先生飾演「阿善師」這個要角,兩年訓練不負眾望,從一開始上台會緊張丟拍,到現在拳拳到位、臨危不亂的台風穩健,現在大家看到他都會喊「阿善師來了」!理事長笑容可掬的說,希望能培養更多社區人共同參與,能像這樣透過劇場及武術課老少三代共學共好,傳承地方文化系統,體驗整個過程,就是她最開心的事情了!